2024 年 04 月 20 日 星期六
新闻搜索:
您当前的位置 : 南海网  >  海口新闻网  >  海口新闻

海口邮友王文博:痴迷“极限集邮” 收藏邮品上万张

南海网 http://www.hinews.cn 时间:2017-05-15 10:57 来源:海南日报 作者:

  

王文博收藏的极限集邮作品——西沙风光。
痴迷“极限集邮”收藏邮品上万张

  邮友王文博:半世纪的执着

  文\图海南日报记者孙慧

  集邮曾是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收藏爱好,很多人都知道,不过提到“极限集邮”,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。

  家住在海口骑楼老街的王文博,是目前海南为数不多的极限集邮爱好者。从1963年开始玩集邮的王文博,对这些小纸片的热爱,从天真烂漫的少年坚持到了银发苍苍的老年。

  对于王文博而言,集邮其实是一个学习的窗口,藉此他窥见了大千世界,欣赏祖国大地秀丽风光、传奇人物和诸多重大历史时刻,真是不亦乐乎,快哉快哉。

  

王文博向记者展示他的极限集邮藏品。
54年的坚持

  1963年,15岁的王文博在海口市第一中学就读。那个年代的中国,电话、电视等通讯娱乐用品尚未普及,人与人的通讯主要靠书信往来,精神生活还很匮乏。

  王文博从同学们那里接触到了集邮,同年级里也有几位同学喜欢集邮,他们经常在课余时间一起去得胜沙路上的邮局翻废纸箱捡信销票。

  1968年,王文博成了万宁市东和农场的一名下乡知青。知青岁月异常艰苦,不仅物质匮乏,精神娱乐活动也少得可怜。在那段岁月里,给亲友写信,收集邮票是他最大的精神享受。

  到了上世纪80年代,随着集邮热兴起,邮品的分类、收藏的方式、研究的角度也在不断丰富。偶然间,王文博从一本集邮杂志看到了介绍极限集邮,至此产生了兴趣,开始涉猎极限集邮收藏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坚持到了现在。

  极限集邮属于集邮7大分类中的一种。极限集邮追求的是邮票、明信片和邮戳之间实现最大限度的和谐,这其中的挑战也让收藏者觉得兴奋不已,如果能收藏到一张非常珍贵的明信片、邮票,邮戳又是邮票首发日盖戳,那真的是意义非凡。

  在王文博家里,摆放在卧室的书架、柜子里满满都是他多年来所收藏的极限集邮品。每天只要有空闲时间,他就会拿出来仔细欣赏、擦拭,并按照不同主题分门别类摆放,撰写说明,制作专题集邮,或者写鉴赏文章,乐在其中。

  “你看这些邮票、明信片上,既有宏伟的首都建筑天安门,也有堪称人间仙境的黄山十六景,我们祖国真是地大物博,千姿百态。”一说到鉴赏邮票,王文博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,这些小纸片如同一幅幅精美艺术品让他爱不释手。集邮,对于王文博而言,已经成为精神寄托。

  

王文博的极限邮品“红色娘子军”。
结识天南地北邮友

  极限明信片属于集邮里要求较高的一种。制作一张极限明信片,要将一张有效邮票贴在明信片有图案面的一角上,明信片的图案要尽可能与邮票的一致,同时,明信片的大小规格也有严格要求。做好这些,还要盖邮戳,邮戳的日期和地点也应与邮票和明信片的主题相呼应。

  王文博说,为了追求明信片、邮票还有邮戳的统一和谐,他工作之余经常奔波各地,跑到各个邮局去盖邮戳,脚步踏遍了海南岛。如果是外地图案的明信片,他就四处寄出挂号信请求盖戳。

  “我连人家邮局工作人员名字都不知道,就直接写上某某邮局负责人或者业务员,邮局竟然也能接收,大多数都会帮我盖上邮戳,再寄回来。”回想起那个年代记忆,王文博觉得非常温馨有趣。

  记得有一回,王文博收集到一张印着庐山景色的明信片和邮票,他希望能盖上庐山本地邮局的邮戳,就通过挂号信联系庐山当地邮局,可寄回来后,他觉得业务员盖在邮票上的邮戳太过偏离,追求完美的王文博,小心翼翼地把邮票从明信片上剥离,晒干,又寄回去请求重盖,连续寄出三次,才盖到了他满意的位置。

  由于经济和时间条件限制,王文博大部分的集邮盖戳都得通过邮友帮忙完成,他也很热心奔波在海南岛各地,去帮邮友加盖海南各地的邮戳。就这样,王文博结识了一大批天南地北的邮友,相互往来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。

  有一次,王文博收藏了一张1968年发行的红色娘子军明信片,但他一直寻觅不到一枚一致的邮票。有一天,一位南京的邮友给他寄来了一张一模一样的明信片和邮票,想委托他到琼海去加盖一个邮戳。王文博热心帮忙加盖邮戳后,与邮友书信往来,谈到自己也有一张相同的明信片,但苦于寻觅邮票的遗憾,刚好这位邮友还有一枚相同的邮票,便慷慨地赠送给王文博。

  邮友相互往来,热心帮忙,让王文博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。直到今天,他仍与许多岛外的邮友保持联系,岛内也聚集了一帮有同样爱好的邮友,他们会定时聚会,相互交流收藏的邮品。

  

王文博的又一极限集邮作品。
方寸窗口展示精深文化

  平日里闲来无事,王文博喜欢将收集到的极限明信片整理成一个个专题邮集,编辑了“琼州大地”“中华雕塑”“三沙掠影”“孙中山辛亥革命”等极限邮集作品,曾获得了国内不少集邮展览奖项。

  编辑一本极限邮集可不简单,需要有确定的主题,素材要多而精,编排也要合理、巧妙,还要配上相关的说明文字。这一张张散落的明信片,就像一颗颗珍珠,散着不好看,可串起来就成了一串串漂亮的项链。

  “对于收藏者来说,每次专题制作都是一次重温学习的机会,我要为每一张明信片查阅各种资料,配上文字说明,这等于就是自学历史、地理等知识。”多年的集邮让王文博积累了扎实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,这对他还起到了不少作用。

  在王文博收藏的极限明信片里,有一张是庆祝海南建省的极限明信片。明信片上海天相连,三株椰子树挺拔不屈,风光迷人。这种明信片发行后传播全国,让很多人领略到了海南的热带风光魅力。椰子树是海南的象征物之一,到底明信片上的椰子树出自于海南哪里?王文博寻觅许久,都没有找到答案。

  一次偶然的机会,王文博从一本挂历上看到了明信片的原图,是来自摄影家林孙杏拍摄的《椰林日出》,他写信询问作者,才知道原来这明信片上的风景是在琼海长坡,终于,一张盖有琼海长坡邮戳的极限明信片制作完成。后来,寻觅《椰林日出》来源地的集邮故事,也被王文博写成文章,发表在集邮杂志上。

  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,信件往来已经是一种没落的通讯方式,集邮也变得越来越小众。王文博感慨,挂号信从当年的两三分钱涨到了现在的2元多,这对每个月要寄出几十封信的他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
  “老了,有些玩不动了!”尽管嘴里在唏嘘,可当听说记者有同事要去三沙,王文博还是兴奋不已,拿出一叠厚厚的明信片,恳请记者帮忙带到三沙去盖上邮戳。这位六旬老人,集邮是生活,也是爱好,更是寄托,他愿一辈子徜徉在极限集邮王国,享受其间乐趣。

责任编辑:汪诗娴
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
123